麻 疹
麻疹(measles, rubeola)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临床症状有发热、咳嗽、流涕、眼结膜充血、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(Koplik’s spots)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其特征。
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,自发病前2日(潜伏期末)至出疹后5日内,眼结膜分泌物、鼻、口咽、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,具传染性,恢复期不带病毒,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,发病季节以冬春为多。
典型麻疹:前驱期:从发热到出疹一般3~4日。起病急,以发热、上呼吸道炎、畏光及麻疹粘膜斑为主要症状,同时伴全身不适、食欲减退、幼儿常有呕吐、腹泻。主要表现:①发热,一般逐渐升高,小儿也可骤发高热伴惊厥者。②上呼吸道炎,在发热同时出现咳嗽、喷嚏、流涕、眼结合膜充血、畏光、流泪、眼睑浮肿、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状。③麻疹粘膜斑,见于90%以上的病人,具早期诊断价值。出疹期:于发热第3~4日开始出现皮疹,伴发热增高,症状加重,皮疹先见于耳后、发际、渐及额、面、颈,自上而下蔓延到胸、背、腹及四肢,最后达手掌与足底,2~5日出齐。恢复期:出疹3~5日后,发热开始减退,全身症状明显减轻,皮疹随之消退,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,留浅褐色色素斑,历时约1~2周完全消失。无并发症者病程为10~14日。麻疹可引起支气管肺炎,心肌炎、喉炎、脑炎等并发症。在治疗上,高热可酌用小量退热剂,应避免急聚退热致虚脱。咳嗽用祛痰止咳药。体弱病重患儿可早期肌注丙种球蛋白。在预防上,采用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措施。管理传染源,流行期间,儿童集体机构应加强晨间检查,及时发现患者,暂不接收易感人入托。做好疫情报告。切断传染源,流行期间避免易感儿到公共场所或探亲访友。保护易感人群,主动免疫,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。被动免疫,年幼、体弱患病的易感儿接触麻疹后,可采用被动免疫。在接触病人后5日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。
校 医院
2008年3月